欢迎访问 天水法院网,今天是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县区法院: 秦州区 | 麦积区 | 清水县 | 秦安县 | 甘谷县 | 武山县 | 张家川
法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官风采

我也是百姓──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信访室主任朱全泰的为民情结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0/7/27 15:35:05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信访接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关系到人民法院公正形象的维护,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院信访室主任朱全泰同志正是本着这一理念,以高度的责任心,热忱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其从2003年从审判岗位调任信访室从事信访工作至今,经他接待处理的8000余件来信,件件有结果,近5000人次的来访,事事有回音,两年多来,在他的建议下我院向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下发救助资金达30万元,经他发现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3件,有力地预防了越级信访事件的发生。今年初,在中央省市政法委交办的9个重点信访案件的任务下达后,他更是加班加点的整理材料,做工作,截止5月底,有2件上访案件的当事人已写出息诉罢访的保证书,表示不再上访,3件已经省高院批准报结,其余4件的上访人表示将依照法律程序办理,在全省率先达到了半年息诉罢访率过半的要求。正是由于他的突出表现,其先后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受到嘉奖,其所在的信访室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甘当百姓“出气筒”

朱全泰同志具有很强的“窗口”意识。在长期的信访接待中,他深深地懂得,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联系“民心”的桥梁和窗口,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影响到老百姓对法院、法律和法官的信任。但信访接待又是件让人说起来摇头、做起来挠头的苦差事,要想让那些憋着一肚子委屈、不满和怨恨的上访者满意而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来访者一进门,不问青红皂白,就冲着他大吼大叫,张口就是“你们法院如何如何”,闭口就是“你们不解决问题我就找领导去,我就去北京”,甚至有的还出言不逊。刚开始的时候,他常常气得浑身发抖,有时委屈得鼻子发酸,甚至不想干了。但他换个角度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一想:凡是来访的,都是自认为有理有委屈的,他们对法院和法官有偏见,作为信访接待的工作人员要有度量,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耐心听进去,做他们“出气的对象”,信访接待就是当他们的“出气筒”。这样想后,他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无论来访者怎么闹,他总是不愠不火,耐心让他们放出“冤气”。然后,等他们静下心来,再细心询问答复,无数的上访者在不知不觉间都被他说服了。上访老户曹某先后在我市两级法院打了八场官司,因不服法院判决,曹某多次向我院中院申诉,且多次到市、区政府机关挂牌上访,到处喊冤,并扬言:“法院如不处理好我的问题,我就带着炸药和法官们一起找阎王爷评理去”。面对曹某的要挟,朱全泰同志一方面与曹某进行贴心交谈,深入细致地做疏导工作,详细阐释相关的法律规定,义正词严地批评其过激的言词,一方面对其系列案件组织复查听证,同时邀请市人大、政法委、信访局的领导听审,让曹某充分发表对案件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裁定两个案子立案再审,其余案件驳回申诉。申诉人曹某对此表示满意,放弃了继续上访的念头。

心系群众解难题

信访稳定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朱全泰说:要坚决把矛盾解决在院内,绝不让当事人越级上访,绝不让信访人等过长的时间,绝不让信访问题带出天水中院。朱全泰同志主动加强与党委、人大、上级法院的沟通联系,变传统“信来信往”的模式为“人来人往”,定期对信访苗头进行摸底排查,建立了专门的涉诉信访档案,及时掌握上访人动向,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将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好信访立案工作,除了通过说服教育让来访者了解有关法律政策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访人赵某因与村委会欠款纠纷一案,要求法院执行村委会但又不交执行费,并说执行人员不作为,不给他执行,整天在院里缠着闹。朱全泰将其请到屋里,听完赵某的谩骂后,他将争议的卷宗调出,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听证,向赵某讲解其中的程序,并对赵某的无理闹访进行批评教育。到了中午,他又给赵某买来盒饭两个人一起吃。而后,又三次与赵某一同到村里进行调解,最终经与乡政府和村委会协商,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赵某高兴地说:“我再也不找法院的麻烦了”。秦州区的张某因为邻居称其所建设房屋影响采光而被要求将已建好的房屋部分拆除。张某认为,他所建房屋符合建筑法规要求。围绕张某所建房屋是否符合建设标准,他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听证。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冬至这天,他来到上访人家中实地观察光照情况。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他一直守候在现场,对光照情况做了详细地记录,不仅记录下了是否有光照,而且对阳光照射到房间的深度也做了准确的记录。现场勘验证明,冬至日这天光照时间能够达到4个小时。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他给上访人详细讲解了建设部有关光照时间的规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一起上访案件就这样息访了。

疏通上访快车道

受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和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百姓自古就有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上访的积习。对老百姓“信访不信法”,朱全泰同志从不简单地予以责怪。他认为,依法上访是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利,因此,为了达到老百姓解决问题的目的,法官不仅要善于“定纷”,更要做好“止争”的工作,结合到信访立案工作上,就是要疏通上访的绿色通道,正确引导当事人依法打官司,正确引导当事人依法信访。对属于法院主管的,指导他们依法起诉,对不属法院主管的指导其到有关部门反映,不服法院处理结果而上访又无道理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王某两夫妇系刑事附带民事的原告人,其子被被告人因伤害致死后法院判处了接近十万元的附带民事赔偿金,但因被告家庭十分困难,其本人现在天水监狱服刑,附带民事赔偿款在给付了3000元后其余均未落实,为此夫妇二人多次来法院滋事,认为“你法院只要判了应该负责执行回来”,面对他们多次的打闹行为,朱全泰同志没有认为这不是法院和他能力范围内的事就丢下他们不管,而是像对待亲人一样,自己掏钱为其安排吃住,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反映其夫妇二人家庭十分困难户的特殊情况,建议法院启动社会救助基金对其予以救济。王某夫妇二人最终从法院领到了15000元的救济金,虽然这与十万元的赔偿款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朱全泰同志的行为让王某夫妇二人感受到了法院解决问题的诚意,终于息诉罢访。

忘我工作心无愧

待人接物是学问,信访接待有规律。近十年的信访接待工作磨练,使朱全泰同志逐渐成了精于本职的行家里手,他因此也更加热爱并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朱全泰同志的认真在全省法院都是出了名的,省高院的领导曾这样说过,“在全省法院的信访室主任中,朱全泰同志是最棒的”。这种评价是源于朱全泰同志上任后一边从自身的点滴言行做起,热情接访,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将多年来堆积如山的上访材料经过认真整理,根据上访人的不同类别,分类装订成册,不仅对近年来每一起信访案件了如指掌,每一件案件的情况都能对答如流。为了使我院信访工作尽快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朱全泰同志首先从信访工作的基础建设抓起,规范信访档案,整理接访登记,及时修订完善了文明接待工作制度、信访工作接待规则、来访当事人须知和信访人员文明用语、信访考评办法、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院长接待日等多项制度规定。他的负责任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对于领导和上级法院交办的案件,都能保质保量、按时按点地完成。甚至对于一些仍在审理阶段的案件,只要当事人找到他那,他就能主动参与其中,与办案人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将从源头上治理信访工作这一要求落到了实处。

在长期的信访接待中,朱全泰同志逐渐摸透了上访者的“心理”,他发现来访当事人普遍存在孤独、无助、焦虑、抑郁、自卑、暴躁等不良心理,表现为固执而脆弱、敏感而多疑、外表强硬而内心紧张,“吵闹有时只是一种宣泄,目的是引起重视”。而且,在这个群体中,无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和老年人居多。朱全泰理解和体谅当事人因过度忧烦、过度思虑等原因造成的情态失调,关注他们的精神体验和内心感受,并在察言观色中抓住其心理微妙变化,在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打开缺口,无数的上访者在不知不觉间都被他说服了。闫老汉已经70多岁了,3年前,因为赔偿纠纷到法院上访认识了朱全泰。朱全泰同志在接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热情、耐心、公道,让张老汉感到老朱这人可亲、可信。虽然案子处理完了,但3年来,却没断了与老朱的联系,家里房屋拆迁找老朱咨询、闹家务事找老朱讨主意,两人成了知心朋友。

朱全泰同志就是这样默默地在信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他虽然没有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对信访工作的那份热忱,对来访群众的那种真情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他在普通的岗位上一干数十年却从未喊过待遇,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上访者他总能和风拂面,耐心细致。他能读得懂期盼、担得起使命。妻子下岗,身体赢弱,他没有说;儿子毕业后工作一直没有落实,他没有说;接待当事人直到过了午饭时间忘记吃饭,他没有说;正是在这个岗位上,朱全泰用他的默默努力证明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格,“既然选择了方向.就只顾风雨兼程”。朱全泰在三十年的法院工作中选择了一个为民的方向,始终保持一颗爱民的心,把法律的人性化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当事人的心中,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一片公平与正义的蓝天!